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注册 登录
×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9|回复: 0

《解密西安王石坚情报系统不为人知的地下交通站史实》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2-14 20: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李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历史上,有一个民间约定俗成的说法,这就是“南潘北王”之说,南潘就是南方地区潘汉年地下情报系统的简称,北王现有几种说法,笔者依据近年来深入研究西安隐蔽战线历史以及北方地区隐蔽战线历史体会,北王应该是北方地区,更加确切一点重点是西北地区,简言之,笔者认为北王就是北方地区王石坚地下情报系统的简称。


潘汉年照片


王石坚照片
下面就简言回顾一下王石坚情报系统历史概括以及当时历史背景等等的一些情况。
一、当时重要的一个历史背景——长征


长征(1934年8月——1936年10月)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具有历程碑意义的一个重要革命史实节点,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最艰难的时期、随时都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各种围追堵截所淹没的可能。
在中国共产党、毛泽东的领导下,力挽狂澜转战二年,由南方到北方,最后到达西北地区陕西延安。经历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这是举世罕见的奇迹。
长征作为历史事件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同样,中国共产党中央上海中央局以及各地区共产党白区地下组织在国民党统治下的白区地下斗争,也几经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又重建。


民国上海城市照片
从上海、天津、北平等地辗转南、北方地下革命斗争重展雄威,在白区坚持地下斗争的艰苦条件下,力所能及的为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和工农红军长征提供了大量的情报、通讯、交通、物资等等方面的支持!
我们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在这二年左右时间段里,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里的“一个白区地下隐蔽战线工作的长征!”


民国西安城市中心——钟楼
长征后,中国共产党到达陝北建立陝甘宁边区成为中国共产党政治中心,中共中央所在地成为国共两党对峙的区域,西安成为国民党消灭中国共产党,进攻陕甘宁边区的桥头堡;也是中国共产党保卫党中央设防敌人进攻陕甘宁边区的前哨,西安是国共两党斗争最尖锐的地方,也是中国共产党施以全民族统一抗战的政治中心典范。


吴德峰当年在西安照片
西安事变以后,吴德峰(在西安搞地下隐蔽工作时,化名吴铁铮)跟随周恩来到达西安,受命再度潛伏,在党中央领导和周恩来具体指导下及陝西省委和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大力支持协同下,组建了中共西安情报系统,经过大约四年布局设点,依据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西安情报系统总结以往地下工作经验教训,开起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历史的一个完整战略谍报与具体谍报工作的安全防范机制和发展的有效补偿机体。


民国西安城市俯瞰照片
继任组织领导者是曾三、王中、罗青长、程之平及延续的王石坚情报系统。


曾三照片


王中照片


罗青长照片


程之平照片
王石坚情报系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地下革命活动的国民党统治区一个颇有成效的辉煌节点,时在情报系统誉称的“南潘北王”,潘则潘汉年,王则是王石坚。
王石坚在西安搞地下工作时,曾经使用多个化名,赵子芳就是王石坚其中一个化名。


赵子芳(王石坚)照片
王石坚情报系统自1947年9月被国民党特务部分破获,国民党反动派特务机构号称把中共地下隐蔽战线工作半壁江山破坏,笔者认为其实这仅仅是对中共中央领导下的全国隐蔽战线工作受到一定损害,当年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地下隐蔽战线工作,很快的就弥补了漏洞,迅速有效恢复了隐蔽战线工作机制,在以后的解放战争时期依然取得重大成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继续做出巨大贡献。


北平五烈士照片
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历次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地下隐蔽战线斗争经验取得胜利的最好例证。


隐蔽战线“后三杰”照片
可以说上海是长征前中国共产党地下隐蔽战线历史的重要中心,西安就是长征以后,党中央到达陕北延安,中国共产党地下隐蔽战线历史的重要中心。
由此开端,笔者对中国共产党中央在上海时期,成立的“中共中央特科”、“中共中央交通局”,作为白区地下隐蔽战线“情报保卫”、“机要交通”系统领导机构,领导和指导全国的白区地下隐蔽战线斗争,在二年左右时间,为红军和党中央提供情报、通讯往来、交通运输、物资供应等等做了大量的有効工作。
由于隐蔽战线工作的特殊性,这方面资料搜集和了解有限,笔者只能根据一些能够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一个初步的举例论证说明。


隐蔽战线电视剧照片
另外说明一下,西安王石坚情报系统一个不为人知的地下交通站史实资料的这次解密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对其地下组织安全保密工作,做的如此有效,七十多年无人知晓,这是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保密工作卓有成效的体现。
二、中共中央进入江西苏区后上海中央局成立的秘密情报、秘密交通机构领导国民党统治区的地下隐蔽战线工作历史的简要回顾


民国上海城市照片
1933年1月,中央政治局迁入中央苏区江西瑞金。同年春,根据中央指示,上海中央局(亦称白区中央局)成立,并指定中央政治局成员李竹声为书记,原中央秘书长黄文容为组织部长,从苏联调回的盛忠亮为宣传部长。
1934年,李竹声被捕,盛忠亮任上海中央局书记。
1934年10月,盛忠亮被捕叛变后黄文杰接任上海中央局书记并兼任组织部长。
1935年2月,上海中央局书记黄文杰等大批干部30余人被捕,上海中央局机关及文委、左联、社联、中央发行科、印厂等均遭破坏,损失严重,上海中央局处于无人负责的状态。
1935年3月,刘仲华召集情报的贺昌之和中央宣传部的浦化人开会,决定成立由刘仲华、贺昌之、浦化人及中华全国总工会代表者一人,青年团中央工作委员会成员一人,组成五人领导机构(也称五人团),成立上海临时中央局。
1935年5月底6月初,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孔原到达上海后,召集刘仲华、贺昌之开会,决定五人团缩小为由刘仲华、贺昌之、浦化人组成三人团,并确定三人团的领导地位和分工。
1935年7月,上海临时中央局遭到一次最严密的搜捕,一些组织机构、人员情况、联络地址等重要文件被敌人搜去,约30处被破坏,有40人被捕。
1935年8月,刘仲华等人接到王明、康生从莫斯科发来的信,指示上海目前不需要任何中央的组织。刘仲华等人决定不再恢复上海临时中央局,1935年9月上海临时中央局结束其历史使命。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和党中央到达陕北延安,中国共产党完成其历史上一个具有战略大转移的历史过程——长征!


延安全景照片


延安宝塔山照片
而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尤其是地下隐蔽战线历史的一个战略大转移过程的情况又是什么具体情况,由于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历史的特殊性,这方面的公开资料很少,笔者根据多年搜集整理的隐蔽战线历史资料,在以下部分仅仅只能作一个简要举例概述。
三、长征前后,中国共产党地下情报、通讯、交通、运输等等隐蔽战线工作,由上海、天津、北平等地战略转移西安隐蔽战线历史过程简述(依董林哲个人历史简要回顾为蓝本进行论述)


民国西安城市中心区域鼓楼照片


《魂在三秦》书籍,封面是董林哲与夫人高晓民照片
西安隐蔽战线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大部分都掩藏在陕西民国历史和陕西党史资料之中,如果要全面的展示西安隐蔽战线历史,笔者的初步研究学习,当然不够,笔者这篇初浅的文章也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仅仅依据王石坚情报系统的一个地下交通站建立、发展、结束的当事人,即董林哲的一生所涉及的西安隐蔽战线历史内容,再结合陕西民国历史资料和陕西党史有关情报交通等等内容,以一点代面,通过一个地下交通站的历史个案,一窥见豹,以个案讲述西安隐蔽战线历史,难免有不足之处,希望读者谅解。
本文重点以讲述董林哲地下工作历史内容为主,对涉及董林哲其他历史内容仅是一帶而过,对其涉及中共中央特科历史人物和西安隐蔽战线历史人物时,结合中国共产党地下隐蔽战线工作包括二方面工作内容,即情报保卫、机要交通等等内容以及关联的西安隐蔽战线情报、交通等等历史内容进行一个综合的讲述。
下面就从这二个方面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以董林哲简历开始举例讲述:(一)董林哲的简历【依据陕西地方志第九篇第一章人物传的记录】


董林哲(1906~1975)是西安市政协原副主席、民建西安市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原名武杰,山西赵城县(现洪洞县)人。太原国民师范学校毕业,在校期间参加了国民党。
民国15年(1926)在太原与纪秀川(同乡)、胡适然等人组织西北革命同志会,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民国16年(1927)回赵城(洪洞),与王兴吾、陈南浦等组织农民协会和学生联合会,从事农运、学运工作。
民国17年(1928),在杨虎城将军的第二集团军政治处工作。
民国18年(1929),杨部由鲁东移防河南南阳,董在杨虎城部中共党的组织内任宣传委员。
民国19年(1930),在杨虎城任总指挥的十七路军军委负责宣传工作,与上海军委派到杨部的杜理宸、冯异僧,组织出版《宛南日报》,支持农民运动和学生运动,迫使当局释放因冤案关押的100余人。7月,舞阳起义失败后,随杨虎城将军部入陕,任省政府民政厅会计主任,并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互济会工作,掩护和帮助地下党员及进步人士。
民国26年(1937)出任《国风日报》报社经理。
民国29年(1940)3月,到同官(今铜川)、耀县、宜君等地收购、包运煤炭,为中共地下党组织提供掩护和经济支援。
民国30年(1941),先后在同官(今铜川市区)、耀县开设协和贸易公司、协和盐店、新业盐店,为陕甘宁边区输送了必需的物资,掩护往来同志。
民国32年(1943)与人合资创办新裕煤矿,继又开办同裕、大同煤矿。
民国34年(1945)又在西安开设长春生银号,这些煤矿和银号的创设,为中共的地下人员提供掩护,也为组织增加了经济来源。
民国36年(1947)冬,董林哲以共产党嫌疑被捕,经中共组织和各方好友尽力营救,最后具保获释。
民国29年(1940)至民国35年(1947)12月,董林哲被国民党诱捕前,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曾以董林哲家以及企业作为党的秘密联络点。
西安解放前夕,受吴柏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安市公安局长)指示,为保护户籍档案、银行财产做了大量工作。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董林哲立即返回铜川,主持铜川的矿务工作。是年10月,又去东北参观。回来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贸易部副部长、西北行政委员会参事局副主任、民建中央常委、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委员、西安市政协副主席、民建西安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人民代表等职。
1975年12月12日因病逝世。
(二)依据以上董林哲简历,按照其革命活动历履时间轴顺序,重点以其个人地下兵运活动和隐蔽战线工作内容为主,分为不同时期进行一个以其本人的社会关系为主线的整理资料分析综合研判讲述。
【1】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8月——1937年)的革命活动
{1}砀山投军参加兵运活动


董林哲青年时期照片(拍摄于1931年)
1928年中共山西省委负责人周玉麟在新绛县被捕,阎锡山的喽罗在周玉麟处搜出各县中共负责人名单,随即大肆追捕。幸有董林哲的同乡、新绛县警察局巡官张凝道,发现名单内有董林哲,暗告董林哲的表兄新绛县宣传员关文轩(解放后任洪洞县政协副主席)、嘱其转告董林哲迅速躲避。董林哲闻讯离家出走之日,即当时伪县警佐追捕到他家之时,惊险异常,他辗转流离,昼伏夜行,遁迹山林这才得以脱险。


张道吾(左)、董林哲(右)青年时期照片
正在此时,张道吾(解放后任轻工业部副部长)系董林哲同乡,也从国民军第三军回家。


南汉宸照片
南汉宸(解放后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亦于安徽阜阳参加兵运暴动后,经河南回到山西。
他们三人同乡邂逅相逢,并由于南汉宸在1933年8月后的不久时间后,在中共上海中央局领导下,化名王剑秋,在北平、天津、上海之间从事秘密情报工作(南汉宸在上海特科从事地下工作大约十个月左右),南汉宸与王世英、刘仲华等一起,积极开展情报工作和国民党部队军运工作。


刘仲华照片


王世英照片
这都为董林哲在以后的岁月里参与兵运活动以及从事情报交通工作铺垫了有利的先决人际条件。
当时由于张道吾、南汉宸相偕又去河南开展工作。董林哲当时的处境,极不安全,随时有被捕的可能。中共山西省委考虑到他的危难处境,让他也前往张道吾、南汉宸处。当董林哲到达河南开封时,却因张道吾、南汉宸正在其他地方工作未遇。董林哲遂后就奔赴江苏砀山第二集团军杨虎城将军率领的第十军驻地,经纪秀川(中共党员,洪洞县人、同乡,董林哲当年入党介绍人)引荐在杨虎城部政治处工作,担任政治指导员,为军直属部队的炮兵连、特务连及机枪连讲政治课。


纪秀川烈士照片
不久,杨虎城部队移防山东单县,当时这里很多来自江西参加革命失败下来的人员,不少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不愿再谈革命和参加组织活动。董林哲就联络知己研究开展士兵工作,并联系杨秀峰连长及其以下人员,在张唤民连内组织士兵训练班,开展活动,鼓舞士气,发展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积蓄军事力量。
1928年冬杨虎城将军自日本回国后不久,其部队移防鲁东沂水、莒县、诸城等县,围剿刘桂堂(刘黑七)、顾震等股匪。将士奋勇,击溃匪军。刘、顾匪首逃窜胶济铁路以北,胶济路以南尽归杨部占领。
1929年7月,中共上海中央局军委让杜理宸到了杨虎城部队,并由一姓欧阳者来到莒县进行党的工作。由杜理宸直接与上级党组织联系。此时杨虎城部队接受南京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十四师。不久杨虎城部奉蒋介石命令由胶东开到河南南阳,兼任南阳守备司令。借部队休整期间,杜理宸在南阳成立了中共党的组织机构,杜任书记,冯异僧任组织委员,董林哲任宣传委员。


冯异僧照片
杨虎城部受南京政府改编后,原政治处改为政训处,南京方面派田毅安任处长。董林哲被任命为第三旅八团训练员。旅长孙蔚如、团长段象武。
董林哲和董俊(董必武之弟)、刘子谷等在政训处秘密成立中共党的组织,发展党员。
这年冬,蒋、冯战争爆发,杨虎城部以主力军控制南阳。另派孙蔚如旅进军内乡、西峡口,袭击冯玉祥军刘汝明,刘军溃败。杨虎城将军亲率部队日夜兼程向驻马店进军,雪夜奇袭唐生智,唐军大败,唐生智及其亲信化装逃脱。杨虎城部大捷,缴获甚多,受到南京当局的嘉奖晋升杨虎城任国民党第七军军长,原政训处撤销,全部政训人员一律调南京受训,拖欠的两月薪饷,答应到南京报到后补发。董林哲恐预设陷井,借故未去,留居南阳继续搞党的地下工作。
1930年蒋介石任命杨虎城将军为讨逆军十七路总指挥,防区有豫南十三县地方。
中共派党员来到杨部秘密进行工作。中共中央军委派孙永康到南阳指导党的工作,并帮助筹建党在十七路军的军委组织,由杜理宸任书记、冯异僧负责组织、董林哲负责宣传,均为常委。
董林哲和冯异僧利用在杨虎城部的公开身份,与中共豫西特委郝久亭取得联系,借军队力量散播革命种子。


董林哲夫人高晓民照片
他们在教育界开展工作,介绍一些同志到宛南中学,南阳女师等校任教及担任管理工作;组织出版《宛南日报》,登载进步师生的文章,揭露和评击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支持农民运动和学生运动。当局被迫开释因冤案在押的一百多人。
在此期间,董林哲与南阳学生联合会总会会长高晓民(中共党员)相识,后结为夫妻。


同年六月党中央派曹鸣九到部队执行左倾盲动主义路线,要把所掌握的力量从杨虎城部撤出到桐柏山区集中、进行游击活动。
当时董林哲曾陈述己见:我们有限的力量,分布在杨虎城部各个连队,正在作战不易集中,况目前敌强我弱,应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与地方力量取得联系,再为行动。孙永康不顾客观实际,不听董林哲的建议,决定立即组织红九军,张唤民为军长,孙永康自任政委,七月在舞阳起义。


舞阳起义照片
经过联系只集中约五百人,并带走辎重银饷约四五十骡驮,打着红军旗号仓促行军。时间未出旬日,行至漯河被国民党军队和民团包围,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张唤民被俘,解送冯钦哉部,惨遭杀害。孙永康下落不明。
董林哲与冯异僧、杜理宸因对盲目暴动不同意,没有参加这次起义,也就失去与军队党组织的联系。后董林哲得悉起义失败消息,悲愤异常。遂和冯异僧相偕去向豫西特委求援,路遇王菊人(解放后任陕西省交通厅副厅长),王菊人敦劝董林哲等以蒋、冯失和,中原烽火四起,切勿轻举妄动,免遭不测。


王菊人照片
董林哲等经王菊人劝阻,遂怏怏而返。董林哲经此挫折患了一场大病,病稍愈即与未参加此役而幸存的张明远等人取得联络。终因失掉组织关系,情况不明,不易活动。此时适杨虎城将军率十七路军进驻陕西,董等随同入陕,抵陕后因部队驻地更为分散,董林哲只和张明远、魏志坚保持联系,并和地方党接上了头。
{2}转战西安参加地下革命活动
1931年杨虎城将军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南汉宸任省政府秘书长,委任董林哲为民政厅会计主任。


董林哲青年时期照片
同年西安中共地下党组织宋涛介绍董林哲参加党领导的地方互济会工作。董林哲又介绍军队下来的曾楚云(后被叛徒杜衡枪杀),参加中共地方党活动。
董林哲还介绍他的爱人高晓民和另一女同志张玉如,进行党的地下活动。


董林哲夫人高晓民青年时期照片
当时有许多由部队转到地方,要求介绍职业和来往于各地的地下党员及进步人士,需要帮助和掩护,董林哲和高晓民夫妇为确保安全,免被敌人察觉,不避风险,同心协力,以其家作为交通联络站,对来投者都设法予以妥善安排。


戴季陶照片
1932年,国民党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来陕视察,在向西安学生训话时,大讲四维八德等封建礼教,闭口不谈抗日救亡,引起学生不满。学生向台上扔石头、掷铜元,并烧了戴的汽车,弄得戴季陶狼狈不堪,竟诬蔑西安学生“犯上作乱”。此事牵扯到董林哲,当时国民党省府认为董林哲受此牵连,在南京方面对十七路军不利,为平息事端,给董林哲撤职处分。
董林哲失业后的生活来源主要靠张道吾和南汉宸接济。后来,蒋介石的羽翼以南汉宸是共产党员,阴谋陷害,经杨虎城将军保护逃往日本,张道吾又调往山西,董林哲的生活更加困难。
在他失业期间仍受中共地下党蒋逸民委托,照顾来往的地下党人的生活。迫不得已他接受省禁烟总局的派遣到潼关、华县、华阴等县催缴税款,借获微薄收入,勉维时艰。在此期间与董一起进行地下工作的有魏志坚、张明远和拜侠。这三人在以后艰苦斗争的岁月里,均不幸罹难。魏志坚在西安城南引驾回兵变中牺牲,张明远在南山游击战中捐躯,拜侠在“双十二”事变时被冯钦哉杀害。


邵力子照片
1933年邵力子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宁升三为财政厅长。宁升三与董林哲在十七路军一同工作过,是旧交,此时委董林哲为石泉县税局代局长兼会计主任。他到石泉仍和中共地下党蒋逸民直接联系,积极策划韩子芳起义并营救在汉中被捕的张茂轩出狱脱险。


刘秉琳照片
1934年,董林哲自石泉回西安,宁升三委他为长蓝禁烟局缉查长。
1935年期间董林哲和中共党员刘秉琳(时任红军驻西安代表,1936年“西安事变”时,刘秉琳在八路军办事处总部保卫部工作。当时刘秉琳及时向党提供各种重要情报,使党在正确处理“西安事变”时有所依据。)还经常保持着联系。
1935年,董林哲通过刘秉林(公开身份十七路军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秘书)设法护送杨秀峰去延安。


刘志丹照片
1936年春董林哲回山西赵城(洪洞)故里探母,正值红二十八军刘志丹东渡黄河到山西。敌赵城(洪洞)侦探得悉董林哲还乡,即向上密报董林哲和南汉宸等聚会图谋暴动迎接红军。阎锡山下令通缉董林哲。


张道吾照片
他闻讯和张道吾急返陕西。阎曾电请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将董林哲引渡回山西,经多方面向邵力子说情,才免于难。


张国华照片
同年红军渡河后刘志丹率一路向北进军,由王兴吾、张国华(解放后任西藏军区司令员)许图等人领导的河东纵队向南进军。军事失利后,他们相继来西安,董林哲不避风险,作了周密的安置与掩护。


谢甫生照片
同年十月董林哲呈请辞去长蓝禁烟局职务,未获批准。他借故去天津,见到王世英(解放后任山西省省长)、谢祥荫(即谢甫生,解放后在海军保卫部工作),他们分析形势,敦促董林哲即回西安。他返西安仅十天,发生了震撼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后,财政厅厅长易人,免了董林哲的职务。


景梅九照片
1937年,南汉宸从陕北来西安,让董林哲和王尧青、刘茵饮商请景梅九先生将其停刊的《国风日报》恢复,并利用薛兰生主办的《民意报》的印刷机器。经数月筹备,于同年九月复刊。社长景梅九,经理董林哲,总编辑曲计山。地下党派赵思进任副刊编辑,王岳东为记者,王奋三任校对。并聘请徐国馨、李成任编辑。该报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刊登进步文章。因而迭遭国民党打击,多次受到“警告”,并派特务住报社进行新闻检查,使报纸不能正常发行,以致被迫停刊。董林哲被迫离开报社,赵思进返回延安,其他人也被迫相继离开。报社遂为国民党CC组织所把持。【2】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参加西安地下革命活动和西安情报交通工作


吴德峰照片


1938年,董林哲失业,生计困难。经中共地下党负责人吴铁铮(即吴德峰,解放后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时为吴德峰西安隐蔽战线情报交通系统负责人)同意,并受同乡之邀,先后在汉中益汉火柴厂、宁羌保惠火柴厂,驻厂担任征税工作。均因厂小多是女工和童工,党的工作不好开展,又返回西安。
{1}董林哲涉足江湖,与吴德峰单线联系。解放前西安帮会道门,特别是青帮、洪帮盛行。入帮者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军政界入帮的也不乏其人。董林哲为了便于工作,贿结青帮念二“通”字辈杨老头,入帮弄得个“悟”字辈,即念三的帮辈。藉以探听敌情。


青红帮影视形象
1939年,董林哲结识洪帮五圣山山主、胡宗南部队参议明德。
经中共地下党负责人吴铁铮(即吴德峰)同意,董林哲参加洪帮五圣山。
吴德峰并让王岳东、王修文(中共党员)也参加进去。
明德安排董林哲等三人专稿文书工作。同年十月,青、洪帮在重庆成立联合委员会,按水陆交通线分为:珠江流域、长江流域,及平汉、陇海线,津浦、平绥线等几路。这个委员会的后台是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戴笠。董林哲利用关系,弄到重庆发来的密电码本,交给吴铁铮(吴德峰)。
平汉、陇海线由张钫负责,明德受张钫节制,张钫让明德到日寇占领区活动,给了几千元的活动经费。明德同董林哲等到郑州,成立了动员指挥部。明德在陇海路沿线有相当的势力,沿途各站的站长、段长、车长、工长,差不多都是五圣山的徒众。
每到一站都有人迎送。郑州的青、洪帮头子,也为明德接风洗尘。他们互相吹捧、互相利用,各树旗帜,同床异梦。明德在郑州进行了一番活动之后,电告重庆,谓将派人赴沦陷区工作。明德在郑州招摇过市,引起当地青、洪帮头目的不满,认为明德虚张声势,是吹牛。军统特务对他也不信任,处处留难。
接着对董林哲等三人的来历也很注意。明德开始对王修文发生怀疑,趁王有病,逼王回家。
董林哲等三人采取要留同留,要去同去的一致行动,未向西安地下党组织请示,擅自离开郑州。
此事件曾受到吴铁铮(吴德峰)的严历批评。吴德峰认为已打进敌人内部,却入而复出,是功亏一篑。
抗战胜利后,明德被国民党枪毙于河南许昌,原因不明。
{2}兴办实业,打破国民党封锁线,支持陕甘宁边区经济做贡献,建立王石坚情报系统地下交通站。
1940年1月,董林哲和王岳东去中条山抗日前线,探望原属杨虎城将军十七路军中的朋友和同志。三月间回西安,适见国民党陕西省府煤统处经理贾泽生、营运组长高馥宇(解放后任陕西省外贸局副局长),约董林哲以煤统处运输专员名义到同官、耀县、宜君等地收购、包运煤炭。
从此董林哲侧身工商界,取得公开身份,为掩护地下党和提供经济支援,创造了有利条件。他还邀清成继昆(解放后任民建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委)等好友参与经营。先后包运煤炭十余万顿,当时就获利十万元之多收益可观。
1941年他利用这批资金在同官(铜川)开设协和贸易公司,任总经理,高馥宇任经理,继续经营包运煤炭业务。
1942年,协和贸易公司在耀县开设协和盐店,又在铜川(同官改称铜川)黄堡镇开设新业盐店,鼓励小商贩运去陕北解放区需要的物资,运回那里所产的食盐。边区群众也驴驮马载,源源不断运来食盐,购回自己需要的商品。
通过经济交往,蒋管区群众了解到解放区的情况和共产党的经济政策。这一时期,由于蒋管区与陕北解放区贸易有一定程度的沟通,扩大了共产党在蒋管区群众中的影响。
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董林哲在掩护党的地下工作人员和帮助有志青年前赴延安等工作中,都作了妥善的部署和安排,从未发生纰漏。


吴德峰在西安曹家巷照片
当时在西安的中共中央直属情报系统负责人吴铁铮(吴德峰)调回延安任中共中央交通局长后,上级派陶诗咏(文革前曾任四川省成都铁路局副局长等)接替,并派来冯如春(解放后在广东省公安厅工作)、高志新,嘱董林哲掩护并安排工作。


冯如春照片
他安排冯如春、高志新二人分别到铜川协和贸易公司和耀县盐店。协和贸易公司在耀县开设的盐店,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注意,他们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经济交往中断。同时,对董林哲承包运煤的业务也百般刁难。董林哲创办的协和贸易公司,在承包运煤和经营盐业中,积累了不少资金。他雄心不懈,准备另创新业。
1943年,协和贸易公司与在铜川开煤矿的胡备三合资创办新裕煤矿。董林哲任总经理,胡备三任协理兼总工程师、张仲秋任经理、吴彦彬任襄理。继又创办同裕、大同等煤矿。


陶诗泳照片
1944年,中共中央直属地下交通站负责人陶诗咏调走,党中央社会部派赵子芳(即王石坚,西安王石坚情报系统负责人)来陕并同来数人。


赵子芳(王石坚)照片
赵子芳(王石坚)经常来往于北京和上海,董林哲不顾危险掩护和援助赵子芳(王石坚,1947年9月被捕)。
1945年董林哲在西安开设长春生银号,成继昆任经理。这三个煤矿和银号的创建,为中共地下党的工作人员安排公开职务有了方便条件,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来源。
1945年铁路沿线流氓、特务敲诈勒索,横行无忌,煤炭运输困难很多。这些特务、流氓大都是洪帮“五华山”山头的人。董林哲疏通这个山头的“弟兄”,请客送礼,结识山主郑汝平并入帮,藉以减少运煤环节的梗阻。


西安八办照片
从1940年至1946年,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和有关西安隐蔽战线机构都曾以董林哲的家和企业一些地点,作为党的秘密联络点以及地下交通站。董林哲和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负责人周子健(解放后曾任一机部部长)保持着经常的联系。


周子健照片
【3】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6月——1950年6月)董林哲与中共陕西省委和西安王石坚情报系统的地下交通站遭破坏始末
{1}黎明之前,因王石坚情报系统被国民党特务破获,董林哲间接受到牵连,也在当年12月在铜川金锁关被捕。
1947年,胡宗南部进犯陕甘宁边区,中共陕西省委也决定在铜川新裕煤矿设立地下交通站。


江平照片
董林哲把交通站的人员分别安排在大同、同裕煤矿,并把关中地委江平(解放后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派来的宋吉甫(即孙英,关中地区游击司令部参谋)安排在之大同煤矿,探察敌人在咸铜线军事活动和物资集散情况。
铜川车站是火车运输的终点站,瞅住这个地方,就可借以了解敌人军队集结调动和军用物资调拨中转等重要军事情况。
董林哲通过社交活动,利用其和敌铜川五里铺兵站支部杨支部长的故旧关系,经常到那里打麻将,有时通宵达旦,从而得知不少重要军事情况,通过中共中央直属地下情报系统负责人赵子芳(王石坚)密报上级党中央。
同年十月,因地下联络员落于敌手,致使地下交通站成员、新裕煤矿职工子弟学校郜宝善被捕,关押在西安至善巷西北特科拘留所。郜宝善几经审讯,惨遭毒刑,坚贞不屈。


郜宝善烈士照片
董林哲赞郜宝善为“英雄的共产党员,青年的楷模”。
他在营救郜宝善的时候,祸不单行,赵子芳(王石坚)又被捕,涉及董林哲和冯如春、余大奎(解放后任民建西安市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


余大奎照片
此时余大奎任陕西省银行秘书科长,一天西安市警察局长肖绍文到银行见行长薛嘉万,指明余大奎有问题,并找余大奎面询余大奎与董林哲的关系。余大奎答董林哲是个经营煤矿的商人,同自己只是普通朋友。西安警察局局长肖绍文当即向薛嘉万提出要带走余大奎。经薛嘉万担保余大奎不离开银行,有事随传随到,就这样余大奎未被带走,但不能离行外出。
西安警察局局长肖绍文走后,余大奎即设法通过成继昆、高馥宇迅即通知尚在铜川黄堡镇的董林哲,冯如春从西安亦获悉赵子芳(王石坚)被捕,急奔黄堡镇面告董林哲暂勿返矿。董林哲遂函告煤矿关文轩协理,伪称他赴宝鸡采购木材,暂不回矿,并分函西安办事处注销冯如春的名子,注明冯如春因病回家,自动离职。这就为掩护冯如春脱险预作伏笔,并为办事处免被牵扯预为布置。
这次董、冯二人幸而脱险。但他二人从坏处作了打算,准备让冯如春回陕北边区,董林哲暂居黄堡镇隐蔽,观察敌人动态。适在此时西安派人密告董林哲,经各方厚赂活动,事态暂时平息。董林哲遂返回新裕煤矿,并把冯如春隐藏在矿区做工,借避危险。


马青苑照片
新裕煤矿由于经营灵活,煤炭销路畅通,获利颇丰。遂遭当时官办同官煤矿矿长马青苑的忌妒。一天马青苑派科长张光甫用汽车接董林哲到同官(铜川)煤矿,董林哲不悉马青苑用意何在,交谈间马青苑向董林哲探询南汉宸、赵寿山、孔从周等人近况,董林哲以近年来从事煤矿经营,对他们都不了解相告。马青苑留董林哲至晚。
西安警察局长肖绍文电话邀马青苑回西安。董林哲预感事有蹊跷,估计他们可能早有预谋,就在马青苑赴西安之前,董林哲通过新裕煤矿工程师王世琮给马青苑送去法币一千万元,张光甫五百万元,随员二百万元。意在缄默其口,不料马青苑在受赠后反使事态扩大。
在此之前地下党员郜宝善、赵子芳(王石坚)相继被捕,更增加了敌人对董林哲的疑忌。马青苑为了升官发财,不惜落井下石,伙同省政府秘书长林树恩。胡宗南部的第二处处长金树云、西安市警察局长肖绍文,阴谋置董林哲于死地,没收新裕等煤矿。
郜宝善在狱中,正气凛然坚贞不二,致使敌人未能获得真实证据。董林哲却于1947年冬被以共产党嫌疑遭逮捕,被戴上手铐脚镣,蒙住双眼,推进囚车,迂回运转,备受威逼。他临危镇定,未暴露党的秘密,敌人将他收监,暂押在西安警备司令部特高组。
马青苑之流狐假虎威,急欲没收新裕煤矿矿产。幸因国民党第八补给区司令曾震五与马有矛盾,反对马青苑之所为,曾向当局提出在未获得董林哲确凿罪证之前,没收新裕矿产,实属不当。国民党当局碍于曾震五的反对,改为对新裕煤矿实行代管。同时派马青苑为代管委员会主任委员,贺源高(特务)为副主任委员。
董林哲被捕后又转到国民党军委会西北特种拘留所关押四个多月,在伪绥署军法处监狱关押两个多月,经中共地下党组织和各方好友高馥宇、成继昆、史保阳、于世康等大力营救,以金钱贿通敌特人员,经过反复打点疏通,最后得以具保释放。


主要营救人史侠侯、史保阳照片
履行条件为:取殷实铺保三家,担保金额法币一百亿元;保人五人为冯经华(农民银行西安行副经理)、岳矿(财政厅科长)、李友玙(西安市政府财政局主任秘书)、金武平(铜川县县长)、冯大轰(国民党陇海铁路特别党部主任委员)。
这些保人中的后两人是花钱活动允为担保的。


吴伯畅照片
1948年8月董林哲被释放出狱,新裕煤矿代管委员会撤销。但他仍在敌特严密监视之中。为了回避敌特视线,未回煤矿,除偶尔与中共地下党西安交通站站长吴柏畅(当时以伪西安警察局第三分局任职掩护地下工作,解放后任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长,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有联系外,平日深居简出。
西安华峰面粉公司经理赵超凡交游广阔,社会关系比较复杂,不少进步人士和国民党军政人员出入于他的门庭。经赵超凡介绍,董林哲认识了国民党陕西省政府调查室主任王鸿骏(军统陕西站站长,后去台湾。)、人事科长任鸿猷(后任军统西安站站长)。


王鸿骏照片
董林哲和高馥宇等与他们虚与周旋,经常陪他们打牌,借以探听一些消息。他利用和这些人打交道之际,贿通他们营救郜宝善出了狱,并暗告郜宝善,设法转告被释放的同志和朋友,迅速离开西安,免再罹难。董林哲在郜宝善被释放的当日,即派胞弟董武伟陪同径往耀县,委托翟松生设法转送延安。郜宝善因在狱中,身肢受到严重损害,回延安后不久,不幸逝世,忠骨安息于延河之畔。
1949年西安解放前夕,董林哲受吴柏畅面告,嘱咐董林哲的旧识、时任国民党西安警察局户籍科科长于世康,为解放西安做出贡献,终于保护了全部西安市的户籍档案。西安解放后,这些完整的户籍资料由人民政府接管,并对于解放初期通过户籍档案资料挖出潜伏的特务,起到有力证据作用。


于世康照片
与此同时董林哲又劝告国民党省农民银行西安分行副经理冯经华、陕西省银行余大奎依靠进步力量设法保护银行财产,上述同志不避艰险,尽心竭力完成护行任务,解放后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


余大奎照片
西安解放指日可待,国民党首要分子纷纷狼狈逃窜。五月十五日在一次宴会上,董林哲、高馥宇得悉敌人总崩溃逃亡的日期,即趋报吴柏畅。


叶瑞禾照片
敌人虽全面崩溃,犹作垂死挣扎,预留特务潜伏,伺机进行破坏活动。董林哲为提防戒备,于当晚携儿女避居广仁医院内的叶瑞禾大夫(解放后任西安卫生局局长)家中,绕过了黎明前的一股暗流。
{2}旭日东升,迎来西安解放,董林哲投入建设新西安的新征程。




西安解放照片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这座历史古城终于回到人民的怀抱。董林哲亦历尽艰辛,走完了生平的坎坷道路,迎来了冉冉初升的旭日,分享着普天同庆的喜悦。他所经营的新裕等煤矿得到西北军政委员会财委的大力扶持,迅速恢复了生产。
十月间,董林哲随西北私营工矿企业参观团去东北参观工业展览会,并到鞍钢,抚顺煤矿和沈阳铁西地区各工厂考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董林哲将其所办的煤矿交给国家。先后担任西北军政委员会贸易部副部长,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任。
由于他在兴办矿业时期,与实业界结识较广,故予1950年7月经南汉宸、李象九介绍参加民主建国会,曾任民建西安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陕西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常务委员,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政协西安市委员会副主席,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职工作中积极热情,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贯彻党的统政策、团结和帮助民建会员及工商界人士接受社会主义改造,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年动乱中,董林哲遭受迫害,家庭被抄,身心受到摧残,患病医治无效,于1975年12月12日忧愤逝世,终年六十九岁。
董林哲同志长期从事革命活动,自觉地服从党的领导。
他的夫人高晓民同志对他有很大帮助(高晓民原为中共党员,解放后参加民建)。她为人豪爽,有男子气慨,临危不惧,应付自若,深受革命同志的敬重。新中国成立后,曾在西安市人民政府工作,1959年8月病逝。


通过以上董林哲从事革命的一生,其主要地下革命活动和陕西西安地下秘密情报和交通运输等等工作,即董林哲具体革命经历的个案,我们亦能从中初步了解一些中共中央上海中央局军委秘密情报和西安吴德峰情报系统以及王石坚情报系统的建立、发展以及遇到的种种生死攸关、艰难险阻经历的真实历史和真实情况,如有喜欢西安隐蔽战线历史学习研究爱好者,可以从以上显示的与董林哲革命的一生有交往关系的许多人之中,发现更多有深入联系的人和事,充分说明了董林哲与西安隐蔽战线历史主线吴德峰、王石坚情报系统的关联。
希望喜欢西安隐蔽战线历史的爱好者,能够得以启示,继续共同更广泛、深入的系统探寻挖掘、学习研讨隐蔽战线在陝西西安地区的辉煌战绩历史沿革。
铭记革命前辈不朽功勋!后来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得始终。
该文本人初探论述,如有不当之处,请有识者进一步指正完善!


https://www.zhihu.com/video/1574207147570847744
以上本文需要说明的几项附注(一)如下:
本文附注说明具体内容:
〖1〗杨晓初之孙杨臻说:这篇文章,非常好,基本上理清楚了吴德峰、王石坚西北情报系统的脉络,从吴德峰、曾三、王中、罗青长、程之平以及王石坚情报系统,这是一个一脉相承的情报系统。


杨明轩照片


杨晓初照片
在吴德峰情报系统建立之初就属于这个情报系统重要成员的杨明轩、杨晓初,就是这个系统在国民党西北军高层系统处于战略及统战层面的高级战略谍报成员。
笔者学习研究西安隐蔽战线历史认为杨臻老师对西安隐蔽战线历史理解准确到位,故在本文附注中重点说明一下。
〖2〗吴德峰女儿吴持生说:文章中提到董林哲前辈1937年曾任《国风日报》社经理。
正如本文中说:1937年,南汉宸从陕北来西安,让董林哲和王尧青、刘茵饮商请景梅九先生将其停刊的《国风日报》恢复,并利用薛兰生主办的《民意报》的印刷机器。经数月筹备,于同年九月复刊。


景梅九照片


社长景梅九,经理董林哲,总编辑曲计山。地下党派赵思进任副刊编辑,王岳东为记者,王奋三任校对。并聘请徐国馨、李成任编辑。该报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刊登进步文章。因而迭遭国民党打击,多次受到“警告”,并派特务住报社进行新闻检查,使报纸不能正常发行,以致被迫停刊。董林哲被迫离开报社,赵思进返回延安,其他人也被迫相继离开。报社遂为国民党CC组织所把持。


于忠友(化名曹吉人)照片
因此吴德峰情报系统负责机要译电工作的于忠友同志(当时化名曹吉人)就是对外充当《国风日报》校对,因工作性质从未到过职只是应个名,因有报社经理董林哲、社长景梅九等自己人应付、掩护,始终安全未暴露。
〖3〗国风日报简介:


国风日报图片
“国风日报”是民国时期西安市出版的报纸。《国风日报》创刊于1911年3月。在北京创刊。 程家柽主办。 白逾桓任社长兼总编辑。
日出一大张。宣传反清革命;激烈抨击袁世凯,大量报道宋教仁被刺案真相。
1911年2月10日,《国风日报》创刊。该报以"赞助真实立宪"、"提倡爱国精神"为宗旨,打"有闻必录"的旗号揭官员之腐败;以隐喻嘲讽之言论煽动革命情绪,并以报馆为党人活动的联络机关。
馆址在北京宣武门外南柳巷,王赓雅为发行兼编辑人。该报消息灵通,风靡京城。
1914年7月“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查封,一些编辑和工作人员惨遭杀害。
《国风日报》作为反闫的舆论工具。该报系以报养报,没有经济靠山,后来在言论上又得罪了北洋政府,在经济、政治的双重压力下被迫停刊。


国风日报关于“西安解放”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在西安又办《国风日报》 ,报刊地址位于西安市梁家牌楼三晋会馆的旧式戏楼。
〖4〗景梅九简历:


景梅九照片
景梅九,名定成,字梅九,因其平生多以“梅九”“老梅”为笔名,所以景梅九这个名字更为外人所熟知。曾经跟章太炎并称为 “南章北景”的景梅九,既是辛亥革命的元老之一,又是德高望重、多才多艺的学者。百年前,孙中山赞誉他:“一支笔可抵十万大军”。
1882年,景梅九出生在古安邑 (今运城盐湖)一户耕读之家。这个大眼睛的男孩子一路求学。
21岁,他考取了清政府首批36名赴日留学名额,享受“官费”待遇。
1910年,景梅九回国,在北京创办《国风日报》。这份曾被看作是“北方革命言论之中心”的报纸,抨击时政,鼓吹革命。景梅九经常撰文,不停地督促同乡回山西革命。
景梅九一直坚持反袁立场,在袁世凯登基那天,《国风日报》出一无字白报以示抗议。事后,《国风日报》被查封,景梅九被捕,直至袁死后方获释。
纵观景梅九的革命历程,在坚持武装斗争的同时,他始终没有放弃利用各种媒体激励国人、开启民智。据史料记载,在1904年至1949年的45年间,景梅九共参与创办过20多种报刊。
他在一次演说中讲道:“政府是聋子,人民是哑巴,弄成了聋哑世界。”而要“医治聋哑,惟有开通民智一法;要开通民智,设十个学堂,不如立一家报馆;立十家报馆,不如开一场演说;开十场演说,不如唱一台戏剧。”由此看出,他对戏剧的教化作用也十分重视。为了启发民智,景梅九亲自写了许多曲艺作品,如《兄弟从军歌》等,以供演唱。有评价认为,这些演唱作品较之当时的白话小说,在辛亥革命中发挥的作用更大。
辛亥革命前后,景梅九的文字不知鼓励了多少仁人志士走向革命道路。此后,他始终坚持以笔为枪,宣传革命。袁世凯死后,景梅九获释出狱,又在上海、北京相继出版《国风日报》,反对张勋复辟,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抗日战争时期,在西安又办《国风日报》, 坚持抗战,颂扬抗日将士,对蒋介石、阎锡山的倒行逆施则不断揭露。
景梅九积极参加陕西的革命和建设工作。1961年逝世,终年79岁。
〖5〗吴德峰女儿吴持生说:吴德峰情报系统继任负责人程之平前辈简历:


程之平照片
程之平,山东济南人,清华大学肆业。1936年入党,长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1946年后任《东北日报》记者等职,解放后先后任驻缅大使馆参赞、中巴边界谈判副首席代表,驻马耳他大使等职。
〖6〗吴德峰女儿吴持生说:西安隐蔽战线的陶斯咏先辈简历:


陶斯泳照片
陶斯泳(1911年12月13日——1996年2月4日);辽宁省义县人,1936年经刘道生同志介绍入团,同年12由黄赤波同志介绍转党。
1937年1月至3月在延安中央军委交通局任交通,1937年3月至1941年2月28日任吴德峰情报系统负责交通工作,1938年因工作需要奉命加入一贯道。
1941年3月-6月回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2年7月-1945年8月返西安继续负责秘密情报交通工作。
解放后曾先后任武汉市汉口铁路分局副局长、兰州跌道部第一设计院副院长,四川省成都铁路局副局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黑客通

GMT+8, 2025-10-13 17:48 , Processed in 0.09673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20, LianLia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