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注册 登录
×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6|回复: 0

解密 | 研发一款聚左旋乳酸(PLLA)微球产品有多难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9-21 20: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今,再生医美赛道打得火热,许多企业早早嗅到了商机。
面对这高门槛的入场券,众多企业入局无门,无异于起了一个大早,看别人忙得火热,自己一毛钱都没赶上,自然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hr/>随着国内“童颜针”、“少女针”等产品的陆续获批,中国再生医美发展更上一层楼。
据方正证券预测,中国再生材料“童颜针”市场将在2025年增长到近30亿人民币;2022年,资本大佬高举钞票,削尖脑袋也“投不到”巨子生物......种种现象表明,再生医美背后有着惊人的机会与财富!
巨大的蛋糕使得众多企业跃跃欲试,都想快速入局,抢占先机!
但一个产品的诞生实在是难于上青天。
<hr/>过程难



  • 从产品立项到上市,至少需要经历设计开发、临床试验、注册申报、生产许可申请等长达7-10年的无盈利过程。试问,能有几家公司能够承担得起天价的研发支出呢?
  • 到了中期,产品进入到临床注册阶段;复杂的流程更需要消耗大量的物力财力,有的企业缺乏注册申报经验,有的企业无法继续承担高额支出,种种原因而导致半途折戟的企业不在少数。
  • 过五关斩六将,产品终于可以量产上市了,对车间产能的把控,生产计划的评估,仓储运输管理等,无一不是棘手的问题。没有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调整,企业很难做好生产管理工作。



<hr/>投入大


要想实现产品量产,没有专业的工艺体系和高度精密的流程控制,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生产的前提是要有厂房、有设备、有材料等基本的条件,这就涉及到买地、买设备、买材料等问题。从无到有,必然需要一笔天价的资金去实现;
不得不提的是,几千万的资金不见得能解决掉产线建设的问题,研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随着生产工艺参数的调整,车间又可能会涉及到改造等情况,这又是一笔巨大的费用支出。
<hr/>风险高


据2021年BIO、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QLS联合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过去十年,药物开发项目从Ⅰ期临床到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的成功率平均为7.9%,所需要的时间平均为10.5
也就是说,调动全部精力,耗费10年,投入上亿,成功的概率还不到十分之一!
即使后边有新产品研发成功,但费用平摊下来,产品成本远高于同行,还有可能错过了上市黄金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产品既没有价格优势,又没有先发优势,失去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也算是一个研发失败的产品。


<hr/>写到这,看得见的市场前景,数不清的巨额投入,搞不明的风险系数,算不来的成本回报,企业们被火热的市场牢牢吸引了目光,但被高投入的研发冷不丁给了当头一棒;搞之,无力;弃之,可惜;观之,叹息。
一个产品的诞生背后往往是上亿的人民币在“负重前行”。
研发之难,难于上青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黑客通

GMT+8, 2025-10-14 22:07 , Processed in 1.32494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20, LianLia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